知识付费意愿随假冒伪劣产品齐头并进,专家:不可“为老不尊”

知识付费 2019-09-20 10:16:13

16年来,人们对知识产权的认知不断上升,但同时购买假冒商品的消费行为也在上升。

来源:长江日报,编辑:付豪

 

据数据显示,自2002年以来,人们对知识产权的认知不断上升,但同时购买假冒商品的消费行为也在上升。愿意为知识产权付费的意愿随年龄增长呈下降趋势。19日,在中日韩知识产权国际研讨会上,中外专家共同强调了知识产权基础教育的重要性。

华中师范大学知识产权研究所所长刘华教授在介绍《中国知识产权文化实践的回顾与展望》时表示,公众知识产权法律意识尚未达到普遍的守法性认同。

据调查,从2002年到2018年的16年间,公众知识产权的认知明显上升,从83%上升至95%;但与此同时,对知识产权的价值认同却呈现下降趋势,购买假冒商品消费行为总体趋势不降反升,从2002年到2012年,由52.8%上升至81.17%;从2012年到2018年,虽缓慢下降,也只是由81.17%降至80%。显示出在知识产权上的知行不合一。

另一调查显示,知识产权意识代际差异较大,青少年是文化消费的主力军。对网络电子游戏的知识产权价值认同感,18岁以上人群随着年龄增长而下降。18岁以下青少年认同网络电子游戏的知识产权价值人群达到48.4%。18岁-24岁,达到认同高峰73.8%。而25岁-30岁,有所下降,为66.7%。到31岁-50岁,降到47.2%,51岁以上人群就只剩下35.8%。

同样,愿意为网络文化产品付费的人群也随着年龄上升而下降,18%以下人群为73.2%,18岁-24岁人群为64.9%,25岁-30岁为61%,31岁-50岁为57.1%,到51岁以上为56.7%。

刘华教授认为,对青少年的调查显示,青少年对网络电子产品知识产权价值的认同以及愿意付费的态度很明显,无论是态度还是行为,对知识产权价值的认同都比成年人更好。这是个很好的启示,说明了教育对下一代知识产权认知、认同和行为趋势都有正向的作用。

刘华用“三个提升,两个不足”来总结:“三个提升”即社会公众普遍对知识产权认知提升;创新主体意识能力提升;青少年在知识产权意识上提升。而“两个不足”来自于对知识产权文化认同和价值共识的不足。这也是下一个时期国家知识产权战略中,在知识产权文化上应该重点加强建设的部分。

除了对经营者、消费者、知识产权权利主体推进针对性文化政策,刘华还特别强调了关注青少年知识产权基础教育。

来自日本山口大学知识产权中心主任木村友久教授介绍,在日本,知识产权教育贯穿从小学到大学以及职业教育的过程,大学知识产权教育融入人文学科、工科、理科、医科、农学……基本上涵盖所有的学科。

值得一提的是,日本知识产权教育深入中小学校。木村友久展示一张小学五年级各单元与知识产权创造教育应对表,表上密密麻麻地展示了各单位教学中融入的知识产权教育内容。

在小学阶段更多地通过实例去体会创新的过程,他认为,“从小体会过创新的快乐和艰辛,长大后不太会侵犯他人的知识产权”。

比如,小学生完成糯米培育过程,中学生完成糯米设计品牌、制作包装、推广销售的过程。孩子们还可以在知识产权课堂中接触可擦去笔迹的圆珠笔,探究原因,然后通过阅读专利信息来寻找答案。

 

略知说:随着国家和社会对知识产权的重视,“知识付费”必将成为不可阻挡的趋势。但当我们在为知识而付费的时候,更希望买到的是真正有用的知识,而不是东拼西凑的“垃圾”。对用户的教育,与市场行业的规范,将是一个漫长曲折的过程。